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金融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第五期)

网络整理:10-24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金融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第五期))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守为民利企初心、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为宣传贯彻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金融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专栏,以推动行业交流互鉴。

金融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第五期)包含三篇文章。

【实践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

近年来,九江银行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三农”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提升数字化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针对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九江银行提出线上化、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实现精准风控同时,有效提升了涉农融资服务的便捷性,降低了涉农客群的融资成本。

落地端到端全流程线上化,推进服务便捷高效。九江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项目借助手机银行APP、担保交叉审批平台、电子签约平台、智能风控平台,让客户、银行、担保公司的各项操作均能在线上实时办理,实现融资申请、客户尽调、评级出额、业务审批、线上签约、快速放款、贷后管理等融资全流程环节的线上化。通过实时数据交互,银行和担保公司协同交叉作业、无缝衔接,节省流程审批、信息传递、重复录入资料的时间,使涉农贷款的发放更加便捷、高效。农户不用前往银行或担保公司,客户经理上门即可办理开户、融资和提款,极大地方便了农户,降低了农业产业链客户群体的融资成本,推动了农村特色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

实现业务风险决策智能化,保障风控科学精准。实现线上化业务办理,需要同步解决智能化精准风控问题,做到效能提升与风险防范并重。九江银行借助智能风控平台,通过接入征信、天眼查等外部数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农业产业链客户群体专属的融资风控模型;通过评价机制及机器学习技术不断优化模型,提升客户融资风险评估的精准度,实现智能化自动授信审批、智能化全流程预警、智能化贷后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模型精准决策、合理配额,对农业产业链客户群体提供长期健康的融资服务,不断提高银行的整体风控水平。

通过线上化和智能化的创新设计,九江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农业领域“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问题。该项目在江西省试点期间,与省内多家农业领域担保公司合作,2022年上半年,累计为3200户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4600笔,金额6.4亿元,贷款投放遍布省内吉安、赣州、宜春、上饶、抚州、萍乡等多个重点农业产业地区。随着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项目试点的推进和完善,九江银行将为优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地支撑和保障。

(供稿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支、九江银行、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实践二】大数据技术赋能国家储备林绿色信贷

为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简称国储林)战略实施,强化国储林建设金融支持,切实降低国储林建设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联合自治区林业局、林业集团等部门,创新应用卫星遥感测算、无人机航拍等手段采集国储林信息,基于大数据技术推出国储林绿色信贷融资服务,实现了国储林建设资金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

该服务应用卫星遥感测算、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数字化国储林项目建设进展,建立广西国储林数字化平台“一张图”,动态监测和集中展示国储林项目林木种类、面积、蓄积量、地理位置、企业交易信息等数据。综合应用国储林建设数据、林权抵押数据和企业交易信息数据,构建国储林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强化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降低企业林产情况核实成本,进一步提高国储林信贷审批发放效率。

为提升信贷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满意度,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优化国储林信贷服务模式,在中小林企和省级国有林企间建立信用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中小林企信用风险,减轻信贷成本负担。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国储林项目林木成长、林权流转和抵押物登记备案等信息,评估信贷抵押物价值,强化贷后风险管理,对抵押林产价值异动及时进行预警或采取干预措施,增强银行信贷风控决策能力。

截至2022年6月,该服务已累计发放国储林信贷资金近92.93亿元,支持广西14个地市72个县(市、区)的国家储备林建设约540万亩,在“为国储良材、为民增福祉”上效果突出,为广西优质生态环境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供稿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实践三】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基于应收账款的智慧科技贷服务,从供应链条整体出发提升精准授信水平,为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应用创新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与核心企业之间搭建联盟链,将核心企业订单及业务合同信息(包括合作方信息、订单金额等)上链存储,实现企业订单与合同数据的防篡改、可追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分析小微企业交易订单、商品物流、资金流向等信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客户授权前提下,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对行内核心企业及上游供应商历史交易数据与企业工商、司法涉诉、合同、订单、应收账款登记信息等行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构建数字供应链融资风控模型,精准计算风险可控的信贷额度,提升融资授信效率。

在风险防控方面,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要求核心企业提供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货物运输单据、买方收货凭据等资料强化应收账款真实性审核,结合合法合规第三方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防范客户信用风险。

目前,该项目已为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67笔,涉及金额超4560万元,既为缺少不动产抵押的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也使得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提高供应链上资金流动效率,促进产业链条整体协同发展。

(供稿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Tags:[db:TAG标签](840083)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金融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第五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