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化身「基础设施」的金融科技

网络整理:10-24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化身「基础设施」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正在成为「基础设施」。

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改名为京东云的京东数科,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定义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这既符合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又与金融、科技两种要素的本质有着莫大地关联。于是,基础设施,成为了金融科技的最终归宿。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之后,金融科技最终找到了本该属于它的位置。所谓的金融科技,并不是什么金融行业的专属,更不是玩家们收割新流量的工具,只有真正让它回归到「基础设施」的定位,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作用。在我看来,当金融科技真正以「基础设施」来定义自己,才算是真正抛弃了一切投机的念头,真正回归到了相对理性与客观的发展状态里。

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这无疑是一场重生。如果发展得好,新生的金融科技完全有理由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承担起后互联网时代助力行业深度转型的重任。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玩家们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投入很多的成本,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以「基础设施」的角色来定义自己,那么,新生的金融科技为我们打开的想象空间丝毫不比仅仅只是将自身定义成为「金融」差多少。

成为「基础设施」,金融与科技才能深度融合

提及金融科技,我们一直都在说要实现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深度融合,一直都在寻找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然而,到最后,我们发现,金融与科技还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在很多时候,科技成为了金融的附庸。很显然,这种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缺少了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长久的发展,更加不能真正将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的金融科技不断遭遇监管,不断无法打开局面,正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当金融科技真正成为「基础设施」之后,金融科技不再是一个以金融为底色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与诸多行业,诸多场景都可以产生深度融合的存在。当金融科技可以与诸多行业、诸多场景产生了深度融合之后,它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从一个仅仅只是局限于金融行业的存在,蜕变成为了一个类似于互联网的存在。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的话,那么,蜕变之后的金融科技,则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需要明确的是,蜕变之后,金融与科技将不再是两个独立的存在,金融与科技之间也不再有以往那种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真正融为了一体。

对于一直苦于找不到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正确方式和方法的玩家来讲,真正以「基础设施」来定义金融科技,无疑找到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如果我们一定要对这样一种新方式和新方法做一个总结的话,以数字化为先导,打通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壁垒,弥合金融与科技之间的鸿沟,真正实现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融通,并且向外衍生出诸多新的「基础设施」类型,或许是主要特征。无论如何,当金融科技真正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

成为「基础设施」,去互联网化才能真正完成

我们都知道,当互联网金融遭遇监管之后,衍生出来了诸多的金融新类型。有数字金融,有智慧金融,有普惠金融……无论是哪种金融类型,无论是哪种概念,其实都没有跳出互联网金融的牵绊。换句话说,那些衍生而来的金融新类型,从本质上来看,更多地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这是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后时代出现了那么多的概念,出现了那么多的金融新模式,却始终都没有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当金融科技真正成为了「基础设施」,去互联网化才算是真正完成。当去互联网化真正完成,金融科技的发展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去互联网化的完成是有非常明显的标志与特征的。首先,金融科技的平台痕迹不再。回顾以往的金融科技,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种发展态势。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京东云,从本质上来看,当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平台的概念开始逐渐退居次席,取而代之的是它们开始与行业产生无缝地对接与联系。也就是说,金融科技的玩家不再是以平台为逻辑的,而是以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为逻辑的。未来,随着这种发展模式的持续推进,平台的痕迹将会进一步消弭,直到金融科技真正成为「基础设施」。

其次,金融科技的流量思维不再。后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摆脱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与方法,但却一直都没有摆脱互联网金融的牵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哪一种金融新类型,它们的发展依然是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一旦以流量为终极追求,那么,金融科技的发展依然是互联网金融的底层逻辑,依然没有摆脱互联网金融的牵绊。

当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流量的概念便不复存在。对于金融科技来讲,所有的行业都是它的流量,所有的行业都是它的服务对象,当这种现象出现之后,流量的概念其实是不复存在的。当流量的概念不再存在,真正考验玩家们的,将不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获取流量的多少,而是更加考验金融科技玩家们对于行业的介入的深度与广度。换句话说,金融科技的玩家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多少了助力,它就可以获得多少的发展潜能,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掌握了多少的流量,就预示着它有多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当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金融科技的去互联网化才算是真正完成。

成为「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才算是有了新进化

当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持续,玩家们一直都在试图撇清他们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有人干脆换了一个名字,不再叫与金融相关的名字。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变换一下名头,如果仅仅只是改变一下外衣,而没有实质性的蜕变,那么,金融科技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化的。与其说是一种进化,不如说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

笔者认为,没有改变金融科技从事金融行为的现实,没有改变金融科技从事互联网行为的现实,就算是改变了再多的名头,就算是变换了再多的噱头和花样,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是我们看到后来的金融科技出现了那么多的孪生体,却始终都没有任何一个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当金融科技真正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金融科技的进化才算是跳出了传统的范畴,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金融科技才算是真正有了新进化。首先,金融科技向外界展现出来的功能和作用早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金融功能和属性,而是有了更多新的内涵与意义。我认为,当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金融的属性,仅仅只是金融科技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且纵然是这些仅仅只有一小部分的「金融」痕迹,同样衍生出来了诸多的样式,要么是以数字的方式呈现,要么是以其他的方式实现。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金融这个要素已经完成了蜕变,早已不再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那种以投资和理财为主导的金融类型。

其次,金融科技向外界所展现出来的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互联网技术,抑或是单纯意义上的局限应用于金融本身的技术。我们都知道,在金融科技转型的过程当中,有人试图通过彻彻底底的去金融化,从而实现金融科技的彻底转型和升级。换句话说,他们是想要真正变成一个科技公司,而不再是金融公司,从而摆脱相关的监管。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的蜕变局限于此,那么,金融科技最终就变成了一个「理想国」,缺少商业的可能性,这是我们看到京东数科的发展之所以会走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金融科技的去金融化,并不是一味地撇清与金融的一切联系,更不是一味地去互联网化,而是要以金融科技为衍生体,衍生出更多的新技术,并且可以将这些衍生出来的新技术与诸多行业与场景,实现联系,最终达成一种技术的蜕变和新生。当金融科技本身实现了科技的蜕变和新生,并且以金融科技衍生出来了诸多可以商业化的应用之后,金融科技的发展才算是有了新的进化。当下,当金融科技成为了「基础设施」之后,并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成为更多行业和场景的「基础设施」,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成为诸多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金融科技才算是完成了根本性的蜕变。这才是笔者认为,成为了「基础设施」的金融科技,开始完成了蜕变的根本原因。

结语

金融科技,正在成为「基础设施」。

这告诉我们,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新阶段。以此为开端,金融科技的发展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本质的蜕变,才是跳出了互联网金融的牵绊。这才是金融科技的终极归宿,这才是金融科技的必然。有了「基础设施」的新定位,金融与科技才算是实现了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才有机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毛细血管」,由此,一个全新的时代,才算是真正拉开了序幕。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孟永辉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Tags:[db:TAG标签](839154)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化身「基础设施」的金融科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