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杭州有何新变?

网络整理:05-17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杭州有何新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玫洁 上海报道近期,杭州市正式对外发布了《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而在上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这是第一次将共同富裕放在一个区域内开展先行探索。

这会对浙江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对杭州带来怎样的机遇?各界充满好奇。有人认为,这或许将降低杭州的首位度,走平均发展的路线。然而,以“吃大锅饭”来理解“共同富裕”明显过于浅显。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共同富裕”更多强调了制度改革、自我造血,并非仅是对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或转移支付。

细读《意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涵义丰富。《意见》提出,2025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2035年浙江省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2025年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

曾刚表示,这也意味着浙江要在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命题上率先开展探索,意义重大。这也敦促着杭州在城市空间、产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发展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迈入“大杭州”时代

根据《意见》,到2025年浙江目标是人均生产总值13万元,目前为1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目标达到7.5万元,目前为5.2万元。

实现以上目标,压力不小。在核心大都市支撑都市圈、都市圈带动区域发展的时代,需要杭州持续发挥“头雁”作用。杭州也在不断强调“大杭州”意识,“大杭州”首先反映在拉伸城市框架、优化城市格局上。

过去在许多人眼里,杭州是西湖旁边的一座秀美之城。近些年杭州正在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经过前几年的撤县设区,市区面积达到8000平方公里左右。今年,杭州还进行了市区空间的“重构”——一场涉及7个行政区的区划调整,最终实现了建制总数不变、内部结构优化。

这些调整也可看出杭州走“大杭州”路线的决心,而调整后的综合效应还将持续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一核九星”的城市新格局,提升核心城区的中央活动区功能,并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九大星城”则要因地制宜增强综合承载力。去年年底,随着地铁6号线杭富段和7号线的同步开通,杭州地铁已完全覆盖“十区”版图。

杭州着眼的不仅限于市区空间,目前全市达到1.68万平方公里,包括10区、2县,代管1个县级市,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杭州也在强调将1.68万平方公里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谋划,让空间格局由市区向市域、市域向都市圈转变。

今年6月,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杭海城际铁路、杭绍城际铁路也于同日通车,实现杭州、嘉兴、绍兴三地轨道交通网络联通,杭州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了391公里。

“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这是杭州在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中提出的思路。实际上,近些年杭州的产业、人口正在快速集聚,“大杭州”已是大势所趋。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也为杭州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按下加速键。

争取比肩发达经济体

“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

对于做大蛋糕,此次示范区不仅明确了经济数据要达到的目标,更对浙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

《意见》提到,到2035年,浙江省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此次《方案》也提出,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努力成为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省域范例。

这意味着浙江要探索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曾谈到,解释“中等收入陷阱”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在低收入水平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以及技术模仿和出口拉动。随着人均GNI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廉价劳动力会大规模缩减、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技术模仿已经走到头。

“此时经济增长的动力需要从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始终跳不过这个坎,随之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城市压力倍增等一系列问题。”冯仕政提到。

因此,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浙江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创新驱动。此次《方案》强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形成浙江特色全域创新体系,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

作为区域内的创新高地,杭州需要担起“担子”。

当下,杭州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推动动力系统更高能,瞄准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在全市域、全场景、全过程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而这也是杭州数字经济再度升级的重要机遇。

为此,近期杭州在《行动计划》里也提出了要深度参与G60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强与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推动“张江研究+杭州制造”落地,共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颁布的《方案》里有明确指出浙江未来将“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目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高能级平台,目前仅有上海、北京、合肥、深圳四地拥有,也是多座大城市渴望争取到的发展资源。长三角地区是否有可能再迎来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落地,或将为杭州增添一份机遇。

先行示范“高品质生活”

共同富裕示范区还重点强调了“高品质生活”。

有学者分析认为,聚焦点从生产转移到生活,这是一个思路的重要转变。实际上,这也是中等收入国家转型的一个趋势。“整个经济形态开始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生活为中心。”冯仕政表示。

杭州的“宜居”属性一直受到各界认可,也是全国唯一的连续14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

新机遇下,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优的产业环境,仍是杭州发展的一个基本面。并且,未来杭州有望迎来更多制度创新的空间。

在《行动计划》中,就有不少惠民的创新。例如医疗方面,进行市域大健康统筹联动管理,推进国家癌症中心早筛早诊早治南方基地;养老方面,探索“养老顾问”机制、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住房方面,将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

不仅是公共服务,在曾刚看来,“高品质生活”也意味着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让市民有较强的获得感。

而这考验的是地方的经济形态与产业活力。杭州的一个基本思路是,数字经济是优势产业,但也不能“偏科”,需要为各类市场主体、各种产业类别营造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发展环境。

当下,杭州有一系列的战略和目标,包括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建设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

其中有的是经济压舱石,例如新制造业;有的是新兴产业,如金融科技;还有的更多体现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的特点,例如建设旅游休闲中心、消费中心等。

未来,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建设进程中,它们将共同勾勒出杭州“高品质生活”的画像。

(作者:朱玫洁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Tags:[db:TAG标签](774575)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杭州有何新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