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多地外贸超预期复苏:广东民企发挥“主力军”作用,中西部新兴市场出口快速拉升

网络整理:05-17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多地外贸超预期复苏:广东民企发挥“主力军”作用,中西部新兴市场出口快速拉升)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延续增长势头,地方外贸复苏持续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日,上海、广东、湖南、江苏等地的四月外贸数据也陆续出炉。5月24日,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4个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2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出口4581亿元,增长10.6%;进口7633.4亿元,增长23.4%。

在国新办2021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谈及外贸情况时表示,今年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势,超出了社会预期。总的来看,这显示了中国外贸的韧性和潜力,外贸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增长。

广东:外贸新业态变新常态

民营企业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这一点,在广东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今年1-4月,广东民营企业较快增长。其进出口1.42万亿元,增长37%,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至56.9%。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博导、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广东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民营企业市场嗅觉强,且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生产线灵活度高、掉头快,“例如在疫情初期,有些纺织厂、服装厂快速转向口罩生产。”二是民营企业善于使用新的外贸业态,近年来,跨境电商等新商业模式蓬勃兴起,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其主体就是民营企业。三是疫情期间政府针对民营企业快速出台了减税、免租等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提振效果。

与民营企业主体地位相对应的是,疫情加速催生的贸易新业态,也在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其中,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贸易业态,已成为外贸稳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今年1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会同有关部委部署开展2021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参加本次为期4个月的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广东分署会同广州、深圳、黄埔等海关先后出台81条创新举措,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成为了广东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助推器。

“现在看,跨境电商其实已经变成外贸的新常态。”王健指出,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更多企业开始往跨境电商方面转型,物流及供应链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创新之举,例如海外仓等供应链新兴模式就大大降低了货物的存储成本。

中西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整体而言,从1-4月出口情况看,我国深耕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均取得积极成效。在新兴市场的开辟上,中西部地区均实现了较大的跃升。

其中,重庆、四川、安徽、湖南等中西部主要出口省份都出现大幅上涨。以重庆为例,前4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2459.1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出口1534.9亿元,增长53.2%。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在新兴市场的开辟上成效显著,前4个月,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出口681.6亿元,增长46.2%。

云南的表现亦十分突出,1至4月出口539.26亿元,同比暴涨128.8%。近些年对东盟的贸易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昆明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云南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额达388.1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2.3%。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现象与商务部2021年重点实施的贸易畅通计划密切相关。从具体实践情况看,贸易畅通计划主要指向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在疫情的背景下,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维持国际市场渠道畅通、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意义更为重要。

如何看待新兴市场的合作空间?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胡东安博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容忽视,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份额仍然会逐步上升。

胡东安尤其看好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前景,原因有二。第一,像中国一样,东盟国家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有别于其他新兴国家,东盟各国政府倾向于制定更多促进增长的政策,例如长期基础设施规划等。因此,东盟国家经济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速度很可能会比其他新兴市场要快。

大宗商品涨价因素不容忽视

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品种价格连创新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也直接拉动了进口额增长。1-4月,原油、铁矿砂、集成电路进口量分别增长7.2%、6.7%和30.8%。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大豆、铁矿砂、铜矿砂进口均价分别提高15.5%、58.8%和32.9%,价格因素合计拉高整体进口增速4.2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涨价因素影响究竟几何?多位受访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主要由供需不平衡、流动性宽裕、投机交易等多种短期因素叠加而导致。短期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从长周期来看,过度波动可能会导致进口不稳定性提高。

胡东安分析指出,从供给端来看,新冠疫情扰乱矿业生产和行业供应链。一旦大宗商品供需恢复正常,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将有所改变。其次,随着各大中央银行放水速度有望于明年减慢,全球流动性收紧,也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空间。“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或明年,进口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影响就将减少。”

长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进口成本风险如何化解?“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短期可以通过调整交易所保证金比率、约谈企业等方式救急,但根本解决方案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大宗商品需求的弹性和替代性。当前,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相对刚性,依存度较高。另外要从供给端入手,实现国际采购方的多元化、分散化。”白明说。

(作者:刘美琳 编辑:包芳鸣)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Tags:[db:TAG标签](773525)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多地外贸超预期复苏:广东民企发挥“主力军”作用,中西部新兴市场出口快速拉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