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首日碳价超50元/吨 配额分配为长期看点

网络整理:04-21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首日碳价超50元/吨 配额分配为长期看点)

千呼万唤始出来。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全国碳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行启动仪式,随即开启上线后的首批交易。

数据显示,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52.78元/吨,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截至9时36分,挂牌协议交易已经累计成交45万吨,成交额达2200多万元。

从地方试点到全国统一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始自地方试点。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设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个省市入选。

2013年6月前后,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当年,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建立,其余几家试点交易市场也在2014年年中之前相继建立。

2014年12月,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

2013年以来,7个省市的试点市场合计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达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7月14日的国新办吹风会上指出,7省市的碳交易试点,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01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提出“稳步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并将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划分为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个阶段。

2018年4月, 应对气候变化及减排职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调整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为碳市场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条件。

当年起,生态环境部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新职能职责的要求,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主要包括构建支撑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制度体系、制定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开展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和完成相关系统建设和运行测试任务。

2020年11月初,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就上述两个文件公开征求意见。此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再次提速。

2021年5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三份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

生态环境部明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历经十年筹划、备受瞩目的全国碳市场终于鸣锣开市。

赵英民在7月14日表示,作为一项重要核心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

例如,全国碳市场能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对此,华夏基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市场参与方,将在全国碳市场开启后密切关注各个行业及企业的低碳发展转型。

7月9日,在全国碳市场上线前夕,华夏基金已提出自2021年起实现运营活动“碳中和”的目标,成为国内首家明确提出“碳中和”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的公募基金公司。

配额总量取决于发电总量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首批纳入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赵英民在14日指出,全国碳市场从发电行业起步,主要原因是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和“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

华夏基金根据行业数据测算,202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约为100亿吨。其中,(全行业)电力部门碳排放约占40%。华夏基金据此认为,未来中国的主要减排贡献将由电力部门提供。

在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前,上海环交所已于6月22日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碳交易的交易场所、交易方式、交易时段和交易账户等事项。

《公告》指出,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碳排放配额是碳交易规则的核心要素。虽然全国碳市场已正式开启,但政策端仍有一些议题有待厘清。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碳排放配额该怎么算、怎么分?

理论而言,碳排放配额应由相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相应的发放政策。未来,再通过逐渐降低配额的总量供给,与降低免费的配额比重,循序渐进地倒逼企业进行低碳转型,推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

对于目前已经纳入的发电行业,全国碳市场具体采用的是相对总量控制目标。这一方法选取发电行业的发电总量为基础值,依据一个“基准值”计算出每家企业的配额量。所有企业获得的配额相加,便是全国的配额总量。

在这一配额体系之下,配额总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电总量。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在现阶段采取基准法和相对总量控制机制,一是因为碳市场建设和机制完善需要一定的探索和运行经验总结,二是充分考虑企业参与的意愿不希望出现刚开始运行就给覆盖行业过大增加成本负担,三是需要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收紧基准线缩紧碳配额总量。

华能碳资产公司总法律顾问钟青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效的碳市场必然是总量控制市场,总量在达峰前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也是总量控制的一种形式。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投融资与国际项目总监陈志斌则认为,当下比较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更长期和有预期性的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法。

“每年的配额总量或增幅不明确,将不利于市场做出有效判断。这将会对产业的产能产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需要多个部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共同规划出台。”陈志斌解释道。

对此,钟青指出,将中短期的五年规划目标和中长期的双碳目标的协调一致,并将其细化到年度配额总量等相关参数中,是实现总量控制的可行办法。

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关系到配额的公平发放与核算清缴。目前,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数据获取汇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日前内蒙古就通报了全国首例碳排放报告造假案件。

赵英民7月14日介绍称,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积极推动尽早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二是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碳市场参与各方业务能力。三是加强监督指导,持续开展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监督帮扶,狠抓数据管理。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全社会力量对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碳市场推出后,地方试点市场仍将与其并存。据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此前介绍,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后续将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试点,现有试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准备工作。

不过,在地方试点市场和全国碳市场的衔接上,目前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例如,企业持有的剩余试点配额是直接注销还是换算顺延至全国碳市场?此前配额发放尺度不一的试点标准该如何统一?上述问题仍有待有关方面未来进一步明确。

碳价有较大上涨空间

碳排放配额发放的松紧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最终的碳价数字上。理论而言,分配给企业的配额量应当一定程度上低于企业实际的排放量,严格控制配额量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碳价。换言之,高于减排边际成本的碳价,才能有效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职能。

国际能源署(IEA)在去年发布的一份针对国内电力配额分配试算方案对中国煤电行业影响的报告中称,当前的电力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或将导致配额超量发放。但如果设计得当,碳交易系统将会在中国电力行业转型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

配额超发是造成碳价过低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碳价过低反映的是“供需关系”。袁家海认为,未来应借鉴欧盟碳市场二期的经验,与双碳路径一致,实施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和配额总量递减机制,并且同步实施碳配额有偿拍卖和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在过去八年试点碳市场运行阶段,各试点市场或多或少都对碳价调控进行过研究和相关规定。碳价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设定价格区间(天花板和地板价)、在价格偏离过大时拍卖或回购配额等。

此外,钟青还指出,形成有效的碳价,最根本的指标还是现货市场流动性。因此,可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探索非标的场外衍生品市场。

失去流动性的市场很难形成有效的价格。在成熟的现货市场基础之上,金融衍生品市场或许可以发挥提高碳市场流动性的功能。据陈志斌介绍,无论是国外的碳市场还是国内的试点碳市场,都有允许金融投资机构进入以提供流动性的做法。

“长期看来,企业本身在碳交易上会比较保守一些,一般履约完毕就结束了,而投资机构则会更积极地做碳市场研究、参与交易。”陈志斌称。

多位专家在受访时均表示,目前看来,全国碳市场上线伊始碳价不会很高,相较国际上其他碳市场,价格依旧较低,有着较大的上涨空间。

中国碳论坛等机构于2020年底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在建立之初约为49元/吨,到2030年碳价有望达到93元/吨,并于本世纪中叶超过167元/吨。

国金证券指出,由于碳价受多因素影响,一种可行的碳价预测方法论是从欧盟碳达峰时碳交易市场占GDP总额的比例倒算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比例。由于欧盟28国整体经济发展优于中国,中国的碳交易金额占GDP比重至多看齐欧盟市场。

据其测算,2030年中国碳市场碳价约在80-120元/吨左右。这一结果与另一研究团队——清华大学张希良团队推算的2030年全国碳市场碳价13美元/吨接近。

Tags:[db:TAG标签](742656)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首日碳价超50元/吨 配额分配为长期看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