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打造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样本 上海临港新片区公布15年路线图

网络整理:04-20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原标题:打造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样本 上海临港新片区公布15年路线图)

3月16日,上海市政府对外发布《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下简称《规划》),明确今后15年临港新片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规划》提出,到2025年,在产城融合区内基本建立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先行启动区内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覆盖,建成运营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到2035年建设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临港样板”等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产教融合成为临港新片区人才培育的主要特征之一。《规划》指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临港新片区将培育新型的产业大学,打造集“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开放平台”于一体的融合型载体。不仅如此,还要支持引入优质境外教育资源载体,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打造以服务临港新片区产业导向的应用科技大学。

补齐新片区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2019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规划》指出,临港新片区需要进一步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产引人、以人兴业,全力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为实现新片区发展战略目标,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部署、高水平推进新片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为建设好这一体系,临港新片区设计了两大发展阶段目标。预计到2025年,在产城融合区内基本建立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先行启动区内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覆盖,建成运营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制度性改革创新举措相继落地,符合临港新片区特点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展望2035年,要建设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临港样板”,覆盖新片区全域范围,优质均衡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最终建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

“临港新片区要打造包括教育改革开放先行区、高品质健康服务引领区、世界级文体旅游目的地、家门口服务样板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标杆在内的‘五大名片’。”谈及重点任务,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石燕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对于临港新片区,首先要做的是补齐新片区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陈石燕提出,这其中既要完善硬件设施的建设,又要提升服务的内涵水平,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均衡发展。此外,还要多渠道、多主体增加差异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各类人群对于高品质、差异化、国际化公共服务的需求。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还强调,在临港新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碳达峰和碳中和也将是临港新片区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一方面将推动现有的相关设施和建筑等逐步改造;另一方面也将以较高标准要求新建的建筑和包括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贯彻低碳绿色的建设理念。

打造产业导向的应用科技大学

考虑到新片区在制度开放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规划》还提出打造产教融合城市核心区,在实现建设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探索创新;积极争取在部分药物设备技术的使用、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等方面取得突破。

尽管产城融合区内,基础教育设施总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陈石燕坦言,教育和医疗的服务质效需要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教育领域,布局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医疗领域,治疗床位和执业医师配置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基层卫生设施条件亟待改善等。此外,当地社会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社会服务产业市场主体参与较为有限,产业的规模和能级不够。考虑到未来新片区将会集聚一大批海内外人才,社会服务产业也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以教育为例,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表示,为给临港新片区发展提供新动能,教育部门将支持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通过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产教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临港新片区的人才培养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紧密。

对于重点发展产业与领域,临港新片区首先要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主体。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临港新片区将培育新型的产业大学,打造集“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开放平台”于一体的融合型载体。不仅如此,还要支持引入优质境外教育资源载体,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打造以服务临港新片区产业导向的应用科技大学。

其次是要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打造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毛丽娟透露,上海高校与临港新片区正在联合打造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将这些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和国际知名度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移孵化、多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端国际合作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近期,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五所高校与上海汽车、晋飞碳纤科技、特斯拉、蓝戈智能科技、南麟集成电路等企业已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一批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培养基地。

对于临港新片区龙头企业,临港新片区还将支持他们率先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技术类专业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等。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产业能级将成为重点。

毛丽娟表示,将支持临港新片区高校开展本科-专业硕士贯通人才培养改革;依托产教融合基地,培养主体由原来的高校主体向企业、高校双主体转变,研究生招生计划直接投放到基地,按照目标导向,企业导师根据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需要招收研究生,相关高校承担前段的专业基础培养,双方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Tags:[db:TAG标签](741160)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打造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样本 上海临港新片区公布15年路线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