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三人行

seo网站_seo自学网 > SEO经验分享 > 正文

宁波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看得见” 有哪些经验可

网络整理:04-04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慈城新城

  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看得见”

  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滨临姚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不足,面积30.95平方公里,安排了8大类161项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截至2018年12月底,试点区在建项目63个,已完工86个项目,完工面积23平方公里,占试点区面积74%。

  我市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给我市带来了哪些变化?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已逐步显示出建设成效,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小区、道路内涝得到了缓解,市民生活环境也变好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带来了四大显著变化:首先,试点区的整体水质有所提升,试点区内劣V类水质断面由2015年的60%下降至2017年、2018年的10%。”

  “其次,试点区内涝有效缓解。试点前,慈城古城、裘市村、机场路东多个老旧小区存在内涝积水现象。遭遇50年一遇暴雨时,慈城古城积水可达60厘米以上,老旧小区内积水深度可达40厘米以上,裘市村积水可达25厘米以上。通过海绵化改造,试点区内涝积水大大缓解,已使约1.5万居民受益。”

  再次,海绵化改造,让试点区的生态品质明显改善。通过对双古渡公园、新三江口公园、谢家滨江公园、姚江启动段滨江公园等一批高品质滨江景观公园提升,面积超过43.69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空间大幅增加,城市变得更加生态宜居。试点区新增慈城新城生态区的人工湿地和湿塘、姚江保留区田园湿地、市委党校的镜湖等水面6.72公顷;新增城市绿地45.8公顷,形成了蓝绿交织的雨洪蓄滞体系。

  此外,试点区海绵化改造让居民的获得感逐步增强。试点区中的天水谢家片区6平方公里,涉及老旧小区19个,通过开展老小区“海绵+”综合整治,结合雨污分流、环境整治提升、停车位改造等,累计改造生态停车位2520个,新增生态停车位430余个,近5万社区居民直接受益。改造后,小区经受住安比、云雀等几轮台风暴雨考验,海绵建设成效显著,获居民点赞。

  双古渡公园

  海绵城市建设有哪些经验可分享?

  慈城新城引入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的建设理念,并结合慈城古城“半街半水”双棋盘路网格局,于2009年基本建成。但开发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建设管控不到位,生态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养护与管理,土壤固结、渗水能力下降、附属设施受损等现象。在宁波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的背景下,慈城新城以“目标”为导向,市海绵办对慈城新城进行了一期和二期的海绵化改造提升。通过海绵化提升改造,有效降低了热岛效应,改善了水环境,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了新城居住品质。

  慈城新区片区的海绵化改造,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慈城新片区的海绵化改造注重规划引领,通过合理的总体规划和“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打造源头—过程—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系统。

  其次,因地制宜,修复与建设同步开展。慈城新城自开发建设以来,该区域建成后的养管不到位,致使部分设施系统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破损设施进行修复及扩容;同时,对未建设地块积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修复与建设同步开展。

  第三,灰绿结合,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生物滞留设施—生态河道—湖泊等构建的生态排水系统,对雨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雨水带来的污染。经过三层渗滤过滤后的雨水,汇入雨水主管,最终汇入中心湖,再通过中心湖湿地的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处理。

  第四,蓄用一体,积极探索雨水资源利用。中心湖是慈城新城的“绿肺”,通过中心湖的调蓄作用,能有效解决片区的内涝问题;地表水经人工湿地循环得到净化,处理过的水重新分配用作绿化浇灌、道路浇洒,实现资源化利用。

  慈城新区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的16.90%,植被覆盖率高,城区热岛效应显著低于中心城区。新区原有水面率为4.3%,经过水系梳理和人工湖开发,水面率达到10.36%,湖面鱼跃鸟翔、生机盎然,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户外空间。

Tags:

转载请标注:SEO三人行——宁波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看得见” 有哪些经验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